文艺时讯 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文艺时讯 >

广西两画家作品入选中国经典故事优秀连环画展

发布时间:2019-12-24 17:59:00

12月24日上午,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,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、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、鲁迅美术学院承办,读图时代(北京)图书有限公司协办的“学习用典•中国经典故事优秀连环画展”在首都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首展,展出了全国近百位优秀连环画画家以100个中国经典故事创作的1000张画作。其中包括广西梁启德、蒋晓东两位画家,他们以独立或合作创作的两个经典故事连环画作品入展,为壮乡八桂争得了一份荣誉。

中国经典故事凝结了中华民族智慧,萃取了中华文化精华,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,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,传承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基因和治国安邦的文化养分,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文章中大量引用典故,赋予中华典故以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导,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激发其生命力,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。“中国美术家协会以中国经典故事为创作母题,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和论述中引用的典故为蓝本,从先秦到清末民初的众多典籍中取材,运用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——连环画,以新时代优秀画家之笔,向世界人民描绘并展现中国经典故事。”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、驻会副主席徐里在展览序言中介绍,本次展览从选题酝酿、邀请创作到作品完成历时两年,是数十年来第一次举全国之力、汇画界精英的高水平创作,堪称全国优秀国画创作的视觉盛宴。如从全国遴选作者,组织邀请了近百位优秀连环画画家,既有几十位连环画名家,也有在各大展览崭露头角的 80 后画坛新秀;参展的画作表现形式丰富多样,有白描、工笔、写意、素描、水彩、油画等,不啻为当代连环画鉴赏大观;脚本编撰倾情投入,邀请文史专家、作家集体编写脚本并集体评审,力求达到历史、文学和绘画的珠联璧合,以最优的视觉呈现中华文明的思想精粹。

主办方表示,让中国传统经典和中华传统美德,通过新时代连环画的精品力作走进千家万户,启迪教育、传承文脉,讲好中国故事,同时也是对当代连环画创作的推进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。希望此次大规模创作能在促进连环画当代发展的同时,为民族、为时代创作并留存“中国故事”的经典艺术图式,为人民大众所喜爱。据悉,这批经典故事优秀连环画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后,将到全国各地巡展,让更多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受到优秀经典故事的熏陶。

梁启德、蒋晓东由于在业界的影响力荣幸被主办方选中,参与了这次经典故事优秀连环画创作。他们根据主办方提供的素材内容“西门豹治邺”“郑板桥的传说”两个故事,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劳动,分别或者合作创作了连环画《耳闻之不如目见之,目见之不如足践之》《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》共两套20张作品。作品完成后,还受到了权威评委的严格评审并反复修改,才最后定稿、入展,相当不容易。

据了解,梁启德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广西文学杂志社原副社长、美术副编审、广西版权保护协会会员,擅长人物画创作,作品多次参加展览并获奖,常年潜心主攻中国人物画,并以西部少数民族及中国传统文化人物见长,受到国内画坛瞩目,出版有个人专著40多部,多件国画作品由张大千纪念馆等多家美术专业机构及藏家收藏。

蒋晓东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,编审,曾任《美术界》主编、广西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、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,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委员、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、广西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;从事美术编辑出版工作30多年,为发现、培养美术人材和推介美术精品作出了较大贡献,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展览并获奖。

 布展中的梁启德老师连环画《耳闻之不如目见之,目见之不如足践之》。.jpg

布展中的梁启德老师连环画《耳闻之不如目见之,目见之不如足践之》

 参展的连环画《耳闻之不如目见之,目见之不如足践之》之一 作者:梁启德.jpg

 参展的连环画《耳闻之不如目见之,目见之不如足践之》 之二 作者:梁启德.jpg

 参展的连环画《耳闻之不如目见之,目见之不如足践之》之三 作者:梁启德.jpg

参展的连环画《耳闻之不如目见之,目见之不如足践之》   作者:梁启德

 参展的连环画《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》之一 作者:蒋晓东 梁启德.jpg

 参展的连环画《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》之二 作者:蒋晓东 梁启德.jpg

 参展的连环画《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》之三 作者:蒋晓东 梁启德.jpg

展的连环画《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》  作者:蒋晓东 梁启德

上一篇:右江书画院隆林艺术创作中心揭牌成立
下一篇:记录乡土中国的摄影探索 ——第九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摄影类获奖作品述评

Copyright © 2004-2015 《南方文坛》编辑部.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11004672号-1